|
|
从物理学角度看“神舟六号” |
杨砚儒, 高建云 |
天津职业大学 300402 |
|
|
摘要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国航天人研制出一种三组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将自己的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70~90年代“长征号”火箭在多次失败和成功中日益成熟。1992年我国确定了“三步走”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第一步研制载人飞船,第二步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第三步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验成功,于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回收。2001年1月10日1时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载人航天试验,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宇宙飞船
航天员
返回舱
载人飞船
火箭
微重力环境
发射中心
返回技术
中部地区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引用本文: |
杨砚儒,高建云. 从物理学角度看“神舟六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6-58.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5): 56-58.
|
[1] |
侯新杰,赵红枝.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分析及其提高措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68-70. |
[2] |
李良. 探究彗核奥秘的“深入撞击”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18-21. |
[3] |
宫衍香. 反物质的寻找和理论研究现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30. |
[4] |
李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专题课设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9-62. |
[5] |
袁跃胜,唐光善. 月球,人类航天的“加速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14-15. |
[6] |
孙光东. 航天科技走进人类生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2-33. |
[7] |
张永梅. 载人飞船的基本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7-8. |
[8] |
康良溪. 指导学生“研制水火箭”的做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54-57. |
[9] |
彭昌宁. 空间技术回顾与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22-23. |
[10] |
. 研究地球磁圈的小型卫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50-50. |
[11] |
周道其. 末来太空飞行动力——离子发动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
[12] |
徐润君,陈心中. 物理学与发展中的航天能源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17-19. |
[13] |
王军,武文远. 激光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激光火箭推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33-34. |
[14] |
唐卫红,张欣卉,赵纪平. 现代航天技术中的失重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24-26. |
[15] |
卞吉, 秦宝. 我国建成世界一流航天器空间试验设备[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5): 46-4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