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Vol. 18 Issue (01): 60-61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从电子器件的换代来看计算机的发展
罗盈军
陕西省西安市26中学 710001
 全文: PDF (96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机已经历了四代,而四代机的划分是以电子器件的换代为主体特征。电子管的发明和第一代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1883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A.Edison,1847~1931)发现了热的灯丝发射电荷的现象,并被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88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孙(J.J.Thomson,1856~1940)解释了这种现象,并把带电的粒子称为“电子”,同年,英国伦敦大学电工学教授弗莱明(S.J.A.Fleming,1849~1945)开始认真研究爱迪生效应,并且于1904年研制出检测电波用的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罗盈军
关键词数字计算机   晶体管   电子器件   电子计算机   电子管   科学家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二极管   发展   真空三极管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00-01-01;
引用本文:   
罗盈军. 从电子器件的换代来看计算机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0-61.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1): 60-61.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高堃. 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4-36.
[2] 赵毅. 浅谈SI制中的人文化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47-48.
[3]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4] 朱海星,薛雷. 古代杠杆的中外趣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4-56.
[5] 司德平. 解读量子围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3-25.
[6]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7]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8] 吴佩萱. 最速降线的挑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2-54.
[9]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10] 金逊. 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2-33.
[11] 李良. 探索冥王星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3-28.
[12] 崔英敏,吕刚. 液晶的历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6.
[13] 黄涛,洪虹. 从现代物理思想展望中医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9-70.
[14] 王长荣. 菲涅耳与波动光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9-62.
[15] 王良. 半导体低维结构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8-10.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