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Vol. 18 Issue (01): 62-63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雷电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赵毅
河北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研室 067000
 全文: PDF (150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狂风呼啸,云海翻腾。刹那间,电闪雷鸣,暴雨滂沱……雷电,自然界中最惊心动魄,威力巨大的瞬间释放的能源之一,自它远古诞生之日起,就对地球表面大气的形成和氧气的制造,乃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人类的进化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一、雷电在东方演绎成历史悠久意义深远的“龙”文化龙,是东方文化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图腾是集崇拜、敬畏、恐惧和想象于一身的虚拟画像。那么,龙是怎样产生的?它最早的文字记载源于何处?远古时期,人们常常受到雷电袭击,但不明其理,进而产生雷龙的端倪。如《投荒杂录》中就有,一群百姓遇上大雷电,雷鸣电闪中,天上出现一头“豕首鳞身”的怪物,形状奇特,向人们扑来,人们慌忙举刀自卫。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赵毅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   雷电   富兰克林   东方文化   西方人   差异   摩擦起电   闪电   追求真理   莱顿瓶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00-01-01;
引用本文:   
赵毅. 雷电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2-63.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1): 62-63.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季佐瑶. 交叉、融合与超越——物理学对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3-65.
[2] 周长春. 风筝实验·雷电现象·避雷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58-60.
[3] 郭延生. 闪电在农业中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60-60.
[4] 戴闻. DNA双螺旋发现50周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51-55.
[5] 许可,郭继华. 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1-62.
[6] 陆文庆. 球状闪电与等离子体的约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27-29.
[7] 仇九子. 雷电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15-16.
[8] 仇九子. 电子设备防雷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35-36.
[9] 董建敏,孙美坤. 避雷针的发明与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7-37.
[10] 廖鹰翔. 雷击与闪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16-17.
[11] 李莉. 钞票上的物理学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5): 36-39.
[12] 金仲辉. 全球电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2): 9-13.
[13] 莫恭敏. 罕见的自然现象——球状闪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1): 34-35.
[14] 南秀华, 杨志刚. 电磁环境与现代战争[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3): 24-26.
[15] 杨恩智, 王保成, 李汉军. 防雷技术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5): 26-27.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