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不同用途的传感器装置在汽车的相关部位上,可有效监测车辆各个部位的工作状况。它们能够发现车辆的异常情况,以电信号方式向计算机报告,以便及时排除车辆故障,确保行车安全。目前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空气温度传感器(ACT)空气温度传感器(ACT)感测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空气温度。这种装置有一个热感电阻的触头,装置在空气滤清器或汽缸进气歧管的进气口。其电阻值随周围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电流值信号。如果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低(或高)时,空气密度,即重量,会相应变大(或变小),传感器的这个信号将帮助电子计算机控制燃油喷射量,把空气-燃油混合的混合比调控到理想值。 |
|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发动机排气
温度传感器
电子计算机
燃油喷射器
气量传感器
燃烧效率
汽车
空气温度
进气歧管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5-08-18;
|
引用本文: |
周芳. 传感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8-29.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2): 28-29.
|
[1] |
魏山城,晁军峰,韩雪云. 漫谈光纤照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45-46. |
[2] |
高凌云. 汽车设计与交通安全中的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9-14. |
[3] |
眭平. 从量子力学到信息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3-16. |
[4] |
石新军. 燃料电池的应用和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6-20. |
[5] |
吴琳丽,郭雪松. 对我国汽车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7-39. |
[6] |
罗盈军. 从电子器件的换代来看计算机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0-61. |
[7] |
宫纯文,周芳. 纳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8-30. |
[8] |
闫夷升,李旗. 传感器技术及其军事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44-46. |
[9] |
邵淑芬. 例谈交通中的力学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4-16. |
[10] |
刘大为. 公共汽车内的力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14-15. |
[11] |
胡建新,余芝轩. 诺伊曼生平及贡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61-63. |
[12] |
张德乾. 生活中的物理学——驾驶汽车的力学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33-34. |
[13] |
江姗,孙雅静. 燃料电池──未来的动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4): 19-24. |
[14] |
侯淑莲,李石玉. 生理传感器──用AFM测非常小的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33-34. |
[15] |
渠基雷, 夏洪川, 段春英. 美妙的超导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6): 8-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