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我国汽车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探讨 |
吴琳丽, 郭雪松 |
安徽蚌埠海军士官学校物理教研室 233012 |
|
|
摘要 放眼全球,虽然汽车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但随着互联网的深度介入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给汽车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汽车领域,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使汽车企业降低采购、营销成本,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结构,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服务效率。汽车信息技术当前已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一、信息技术对汽车技术发展的影响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的进步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进入21世纪后,建立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汽车工业发展新的方向。 |
|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汽车信息
汽车工业发展
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
生产企业
汽车行业
互联网
汽车企业
信息化技术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5-08-23;
|
引用本文: |
吴琳丽,郭雪松. 对我国汽车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7-39.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2): 37-39.
|
[1] |
眭平. 从量子力学到信息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3-16. |
[2] |
朱海星. 网络新成果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36-40. |
[3] |
陈普春. MATLAB在工科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38-41. |
[4] |
徐敬标. 信息设备的三大“高空杀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9-10. |
[5] |
刘勍,铁云霞. 浅议IP电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32-34. |
[6] |
林传骝. 计算机的“快”与“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46-47. |
[7] |
赵惠梅,陈维刚. 如何引导学生使用网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1-62. |
[8] |
宫自强. 纳米科技与计算机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8-39. |
[9] |
李炘琪. 从光电子技术到光子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39-41. |
[10] |
钟立新,徐文娟. 信息技术与物理研究性学习[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60-62. |
[11] |
孙秀平. 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6-8. |
[12] |
林劲松. 绿色技术与非绿色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36-37. |
[13] |
孙涤清.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65-65. |
[14] |
林晓满. 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18-19. |
[15] |
唐延林, 黄康健. 多媒体技术与生命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1): 12-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