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一、类比思维的概念及心理机制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而推出其在另一些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具体过程是:通过对两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其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由此可见,运用类比思维有三个要素:一是要有本象(即类比思维中包含有待进一步认识的对象);二是类象(进行类比的对象);三是本象与类象之间具有某些相似点。有了这三个基本要素后,再将类象具有而本象是否具有未知属性或关系作为思维的出发点进行思考,对相似关系进一步引申或重新构造,最后推出本象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属性或关系。 |
|
关键词: 类比思维
类比对象
类比法
类比方法
培养学生
物理教学
新知识
物理量
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5-01-11;
|
引用本文: |
孙枝莲. 漫谈物理中的类比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2-6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6): 62-64.
|
[1]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2] |
高弘. 浅谈探究式学习与双主体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49-50. |
[3]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4] |
戴岩伟. 物理实验的常用测量方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3-45. |
[5] |
刘晓华,王宝. 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6-47. |
[6] |
刘晓军,王治金,罗旺. 计算机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9-51. |
[7] |
张德启,邓锦,崔志兰.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3-55. |
[8] |
马予芳,胡亚范. 工科院校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9-50. |
[9] |
徐敬标. 浅谈物理的教学信息属性与迁移教学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1-52. |
[10] |
周珍斐. 物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5-56. |
[11] |
叶海智,梁玉珍. 自组织理论对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启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2-54. |
[12] |
惠永,张战杰. 歌词中的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8-69. |
[13] |
邓先金,陈瑜. 关于CAI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2-23. |
[14] |
赵国俭,耿平. 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8-39. |
[15] |
环敏,李汝烯. 合作学习的优势与价值刍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0-4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