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图1.标准模型全程拟合给出的MH和Mt之间的约束图图2.e++e-→Z0+H过程的模拟事例显示图以及反冲质量谱图3.下一代直线对撞机的电子-正电子对撞区示意图图4.模拟得到的一个喷注(局部)在径迹室和量能器中的联合显示 |
|
关键词: 直线对撞机
正负电子
径迹室
正电子
标准模型
拟合
联合显示
约束图
量能器
对撞区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4-07-03;
|
引用本文: |
.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2.
|
|
|
|
. [J]. Modern Physics, 2005, 17(02): 2-2.
|
[1] |
周书华. 放射性核束在标准模型检验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18-21. |
[2]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3]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4] |
高凌云. 对反物质进行光谱测量的实验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7-18. |
[5] |
童国梁.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5-31. |
[6] |
张贺,邢志忠. 破解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3-6. |
[7] |
张良生,李家才. 高能加速器上的试验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6-28. |
[8] |
梅健伟. 弦理论大师威滕谈超对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27-30. |
[9] |
张新民. 反物质和暗能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23-25. |
[10] |
高峰. 新的发现 新的挑战——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发现新粒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18-19. |
[11] |
温伯格,江向东,黄艳华. 自然本性与还原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7. |
[12] |
杨兆华. 量子理论在自然科学中的扩展和对社会科学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20-22. |
[13] |
小安,小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0-0. |
[14] |
刘东华,刘晓丽.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32-33. |
[15] |
毛多鹭.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54-5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