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Vol. 17 Issue (04): 54-55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谈概念转变教学之策略
侯新杰, 张海芝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453007
 全文: PDF (728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概念转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物理同生活、同社会的联系,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以后学习中的作用。这些在物理学习之前形成的对现象、事实的感知理解,其中一些与科学概念相一致,为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而另一些则与科学知识相矛盾,即存在错误的前概念。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总是在自己原有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建构他对新知识的理解,所以物理学习中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必然存在的。前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那是他们的精神财富,曾经“成功地”解释某些现象,是认识特殊现象的宝贵工具,例如,物体不推不动,运动方向受力等等。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侯新杰
张海芝
关键词概念转变   物理学习   运动方向   前概念   物理系   学生   电势场   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新知识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4-07-22;
引用本文:   
侯新杰,张海芝. 谈概念转变教学之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54-55.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5, 17(04): 54-55.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孙枝莲. 漫谈物理中的类比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2-64.
[2]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3] 高弘. 浅谈探究式学习与双主体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49-50.
[4]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5] 杨银海. 《万有引力定律》中几个应探究的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7-48.
[6] 刘晓军,王治金,罗旺. 计算机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9-51.
[7] 张德启,邓锦,崔志兰.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3-55.
[8] 童国梁. 美国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求职[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7-47.
[9] 叶海智,梁玉珍. 自组织理论对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启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2-54.
[10] 李海,熊万杰,旷卫民.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7-49.
[11] 马予芳,胡亚范. 工科院校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9-50.
[12] 徐敬标. 浅谈物理的教学信息属性与迁移教学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1-52.
[13] 周珍斐. 物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5-56.
[14] 惠永,张战杰. 歌词中的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8-69.
[15] 赵国俭,耿平. 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8-39.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