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Vol. 16 Issue (04): 15-16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验艺术
郑乔, 刘虎
石家庄铁道学院数理系, 河北 050043
 全文: PDF (113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2003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授予美、英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贡献。核磁共振技术自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珀塞尔(E.M.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Bloch)宣布,他们发现了核磁共振NMR(nuclearmagneticresonance)(为此,他们二人一起获得195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至今,核磁共振理论已经成为一种探索、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手段。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郑乔
刘虎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核磁矩   空间分布   交变电磁场   诺贝尔奖   共振频率   外磁场   电子磁矩   生理学   子核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3-03-10;
引用本文:   
郑乔,刘虎.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验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15-16.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4): 15-16.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赵旭光. 穆斯堡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1-43.
[2] 赵坚. 最初的电子-原子散射实验为何未能得到有关原子核式结构的信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1-12.
[3] 何景棠. 权威也会有错误的见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6-69.
[4] 赵继军,陈岗,刘树勇. 迈耶夫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0-63.
[5] 刘东华,于勉,刘太刚. 物理学与现代医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4-15.
[6] 闫正一,王培伟,金士美. 大数假说与物质层次结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1-12.
[7] 王景丹,钟显辉,宁平治. 原子与原子核的新形态——介子原子和介子核[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32-34.
[8] 王逗. 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50-51.
[9]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10] 姜广智.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64-66.
[11] 汤晓斌,戴耀东,陈达. 医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和现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3-7.
[12] 萨本豪,胡华琛,何汉新,苏宗涤. 科学天空—颗璀璨的星—贺黄祖洽院士八十华诞[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4-66.
[13] 陈百万,仲为武,杨雪玲. 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8-9.
[14] 高凌云,Thomas Ludlam, Larry McLerran. 我们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了解到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36-40.
[15] 李磊,宁平治. 原子核转动的新机制——磁转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16-17.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