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基础科学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在物理科学中,研究的范围从小至10-17厘米物质构成的基本单元,大至宇宙的尺寸,宇宙的过去直至宇宙将来的理论,包括了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感知。在这最大和最小之间发展的解决不同尺度的方方面面问题的基础科学和技术,包括了原子理论、固体理论、现代的化学分子理论等,有的理论发展为技术,有些新的物理和技术与我们的物质生活紧密联系,比如今天的纳米技术、基因的确定、超导的应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等等。基础物理的研究并不因为这些成果而停止,它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
|
关键词: 太阳中微子
中微子振荡
地下实验室
探测器
暗物质
加速器
中微子质量
振荡实验
CP破坏
反应堆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6-09;
|
引用本文: |
杨长根. 中微子振荡实验物理与国家地下实验室建设[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21-28.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2): 21-28.
|
[1] |
于洋. 介电泳在生命探测器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46-47. |
[2]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3] |
孙立莹.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加速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17-18. |
[4] |
高凌云. 美国科学家直接观测到暗物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1-71. |
[5] |
金逊. 最终速度与加速电压有关吗[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9-49. |
[6] |
司德平. 漫谈金属探测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7-39. |
[7]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8] |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 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9-30. |
[9] |
金逊. 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2-33. |
[10] |
李良. 探索冥王星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3-28. |
[11] |
须磊. 超导磁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4-35. |
[12] |
刘东华,于勉. 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5-46. |
[13] |
李博文. 封面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2-42. |
[14] |
王金果,刘晓頔. 质子的奇异海探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0-21. |
[15] |
周道其. 冰封木卫二将成为人类最大科研仪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8-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