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眩光及其产生原因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编辑的《国际照明工程词汇》中对于眩光作了以下的定义:“眩光是一种视觉条件。这种条件的形成是由于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的幅度太大,或空间、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或降低观察重要物体的能力,或同时产生这两种现象。”眩光就是通常所说的“晃眼”,它会使人感到刺眼,引起眼睛酸痛、流泪和视力降低,甚至可因明暗不能适应而丧失明视能力。眩光有两种: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由高亮度光源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内所引起的眩光称为直接眩光;光源通过光泽表面,特别是抛光金属如镜面反射进入人眼引起的眩光称为反射眩光。 |
|
关键词: 问题分析
照明眩光
直接眩光
灯具
居住空间
反射眩光
光幕反射
光源
亮度对比
保护角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8-12;
|
引用本文: |
谢浩. 居住空间照明眩光问题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17-18.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6): 17-18.
|
[1] |
魏山城,晁军峰,韩雪云. 漫谈光纤照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45-46. |
[2] |
申莉华. 中国古灯具中的物理学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15-16. |
[3] |
李政勇. 科技的宠儿——激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6-6. |
[4] |
林秀华. 崛起的新一代固体光源LED[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47-48. |
[5] |
王书鸿.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4-25. |
[6] |
周道其. 美将建造两个大型引力波记录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43-43. |
[7] |
刘东华,孙朝晖. X射线照相术中的物理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43-44. |
[8] |
张云鹏,庞金富. 等离子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1-32. |
[9] |
金永君. 光多普勒效应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14-15. |
[10] |
周平,陈永丽. 红外线在夜视技术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3-34. |
[11] |
张晓宏,李琦,尹增谦. 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意义及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8-39. |
[12] |
王文采. 软X射线发射谱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19-23. |
[13] |
卞吉,秦宝. 科苑快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63-63. |
[14] |
李树春. 光源漫话[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4): 37-38. |
[15] |
储文启. 谈光对物体的投影[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5): 39-4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