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捕捉引力波 |
柯惟力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基础部, 南京 210013 |
|
|
摘要 一、足够精确的牛顿引力理论在宏观物理世界中,引力是一种主要的作用。太阳东升西坠,地球四季交替,海水潮涨潮落,众多自然现象都受到引力的支配。1687年,牛顿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圆满地解释哥白尼的学说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引力理论的精彩之处还有准确地预言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指导天文学家成功地发现了这两颗太阳行星。按牛顿的引力理论,两物体间的引力作用是瞬间完成的。但爱因斯坦认为,光速是任何作用的极限速度,因此引力作用不可能在瞬间实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著名的历史文献《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在以后 |
|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器
激光干涉
广义相对论
电磁波
引力波源
爱因斯坦
脉冲双星
实验探测
诺贝尔物理学奖
产生机制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6-10;
|
引用本文: |
柯惟力. 捕捉引力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28-32.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2): 28-32.
|
[1] |
萧如珀,杨信男. 爱因斯坦奠定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基础[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70-71. |
[2] |
. 空间时间、引力和宇宙理论正在经历变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6. |
[3] |
李启明. 多普勒、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17-19. |
[4] |
杨永超,侯新杰. 相对论的先驱——马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0-62. |
[5] |
韦中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4-66. |
[6]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3-8. |
[7] |
林惠祖. 雷达对抗——等离子体隐身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6-29. |
[8]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9]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9. |
[10] |
周长春. 漫谈两个基本假设与相对论时空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7-60. |
[11] |
何景棠. 权威也会有错误的见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6-69. |
[12] |
杨军. 谈谈“左手材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9. |
[13]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14] |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 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9-30. |
[15] |
刘晓军. 黑洞及其视界附近的物理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6-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