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Vol. 16 Issue (06): 30-32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光通信的未来生力军——光孤子通信
李卿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1级通信工程, 武汉 430079
 全文: PDF (155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自从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概念以来,光纤通信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以光代电的传输手段是通信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界90年代以后涌现出了一批极具生命力的光纤通信新技术,如光波分复用、光放大器、光孤子通信等。本文则主要介绍光孤子的产生,光孤子通信系统的构成、部件特点、主要技术和发展现状等。众所周知,在光纤通信中,其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受到光纤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当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单独作用时均会限制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色散使传输波形展宽,特别是高速传输会引起码元重叠产生误码.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卿
关键词光孤子通信   光通信   孤子激光器   光纤损耗   光纤放大器   光纤通信   非线性效应   掺铒光纤   光孤子源   光脉冲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3-08-17;
引用本文:   
李卿. 光通信的未来生力军——光孤子通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30-32.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6): 30-32.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高凌云. 将粒子聚合成各种形状的新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2] 陈碧芳. 超短激光脉冲测量技术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31-33.
[3] 柳树要,何焰蓝. 激光对潜通信原理及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19-21.
[4] 邬红宇. 纤径通衢——“光纤之父”高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7-68.
[5] 郑好望,肖胜利,朱峰. 光量子与量子通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36-37.
[6] 尚连聚. 光隔离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53-54.
[7] 司德平,杜留记. 浅谈光学纤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12-14.
[8] 李炘琪. 从光电子技术到光子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39-41.
[9] 刘辽. 试论王立军实验的意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7-29.
[10] 刘喜莲,彭天翔. 光纤通信发展的3次浪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30-32.
[11] 孙天玉,王鑫. 温伯格的量子力学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53-54.
[12] 郑好望,肖胜利,黄晓鹏. 光孤子与光纤孤子通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4): 15-16.
[13] 张俊玲. 激光技术原理及其军事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44-45.
[14] 王明东. 光纤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27-28.
[15] 张传胜, 唐力铁. 用激光向飞行器传送能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4): 30-33.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