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基础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曙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启动。它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新举措。就《物理新课程标准》而言,是在总结多年来教改经验基础上,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的重大改革。首次定位了中学阶段物理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的本位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现代物理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观念,适应现代物理教育,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 |
|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农村中学
中学物理教学
科学素质
物理教育
现代教学
教师自身素质
科学探究
过程教学
情感体验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7-24;
|
引用本文: |
孙功勤. 农村中学实施《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44-45.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5): 44-45.
|
[1] |
李海,熊万杰,旷卫民.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7-49. |
[2]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3] |
潘丽华. 物理学科为什么如此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9-70. |
[4] |
李平. 中学物理的理论形态和教育形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51-52. |
[5] |
吴长龙,熊万杰. 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55-56,6. |
[6] |
张猛. 中学物理教师与现代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5-45. |
[7] |
刘海顺,安英莉. 基于INTERNET的物理资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9-41. |
[8] |
朱利军,俞立先. 以质量为例剖析学生的认知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44-45. |
[9] |
孙海滨,刘婷婷. 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8-49. |
[10] |
纪林海,刘东华,于勉. 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58-59. |
[11] |
丁素英. 改进物理教学 培养新世纪人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47-48. |
[12] |
曾庆军. 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56-57. |
[13] |
季国昌.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44-45. |
[14] |
黄菊英. 学习迁移与工科物理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41-42. |
[15] |
童国梁. “新时代的物理学”——美国科学家的思索、检讨和建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