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熵及熵增加原理”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较难理解“将卡诺循环结果推广到任意可逆循环”,经过反复交流,我认为出现困难的焦点在于对推导过程中的做功问题理解不透,而该方面问题的解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均未见报道或载录。现行各版本教材及教参中,对熵概念引入的表述基本相似,现载录南京大学编《物理化学》中之一段为例:“如图1所示是任意的可逆过程。考虑其中的任意过程PQ(P、Q两点实际上可取得很近,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才把图线夸大),通过P、Q两点做两条绝热线RS和TU,然后在PQ间通过O点画一条等温线VW,使三角形PVO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WQ图1的面积。 |
|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卡诺循环
任意可逆循环
四边形
任意过程
曲边三角形
绝热线
难点
可逆过程
等温线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9-05;
|
引用本文: |
高书霞. 熵教学过程中之难点析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44-45.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1): 44-45.
|
[1] |
张德启,邓锦,崔志兰.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3-55. |
[2] |
璜塃. 如何目测估算牛顿环装置所用透镜的曲率半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5-46. |
[3] |
邓先金,陈瑜. 关于CAI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2-23. |
[4] |
赵国俭,耿平. 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8-39. |
[5] |
孙功勤. 激发课堂活力 提高课堂效率[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44-46. |
[6] |
胥龙军. 物理教学环节中引入新课的创新设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52-54. |
[7] |
王争. 增加思维梯度 降低教学难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49-50. |
[8] |
廖耀发,廖彬,吕桦. 生命与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10-11. |
[9] |
孙海滨,刘婷婷. 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8-49. |
[10] |
钟立新. 生活中的热力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9-11. |
[11] |
沈亦红. 熵与感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18-19. |
[12] |
周长春. 原型启发在解题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49-50. |
[13] |
周又新. 熵与熵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18-19. |
[14] |
胡亚范. 工科物理教学改革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40-42. |
[15] |
杨建森. 熵定律的不可逆本质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1-2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