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邓稼先诞辰80周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的前夕,拜读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邓稼先文集》、许鹿希著《邓稼先图片传略》和杨振宁先生写的代序、许鹿希教授写的前言,深受教育和启迪,使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与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院共同奋斗拼搏的26个年头的日日夜夜。他那高大的形象及特有的风格和品质展现在眼前。他的战友们会永远记住那火热激情的岁月,永远不会忘记那夜以继日的光辉历史足迹。根据国防尖端技术研制的需要,我于1960年11月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核物理专业提前毕业,被分派到九院邓稼先领导的研究单位,并在他的指导下工作。 |
|
关键词: 精神发扬
核武器
武器研制
理论设计
组织领导者
科学技术
中子输运理论
特有的风格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的优势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1-16;
|
引用本文: |
高潮. 让邓稼先精神发扬光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3-6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4): 63-64.
|
[1] |
刘晓华,王宝. 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6-47. |
[2] |
侯新杰,赵红枝.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分析及其提高措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68-70. |
[3]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4] |
侯明东.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6-60. |
[5]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6] |
储德林,江海燕,张强华. 导弹克星——粒子束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8-39. |
[7] |
米丽琴.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9-21. |
[8] |
刘锡印. 科学与魔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8-70. |
[9] |
吴长龙,熊万杰. 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55-56,6. |
[10] |
孙腊珍,孙金华,阴泽杰. 核与粒子物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0-41. |
[11] |
张猛. 中学物理教师与现代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5-45. |
[12] |
李远略. 李政道论科学与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65-66. |
[13] |
孙海滨,刘婷婷. 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8-49. |
[14] |
宫自强. 纳米科技与计算机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8-39. |
[15] |
王直华. 马儿怎样跑——艺术怎样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8-6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