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国的铀工程 |
张跃, 汉斯A.贝特 |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长沙 410012 |
|
|
摘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原子能的德国科学家们试图利用在铀中制造链式反应产生电能。沃纳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希望这项成就将会对同盟国产生压力,如果德国在战争中失利。为了在天然铀中获得链式反应,需要利用减速剂减慢由于裂变产生的中子。这在当时广为人知。两种减速剂被认为可以利用:碳或重水。德国主要的实验核物理学家沃尔特·博特(WalterBothe)做了决定性的实验并获得结论:碳在石墨结构的形式不能工作。在美国,恩里科·费米(EnricoFermi)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结论是:石墨不适合于利用。他怀疑问题出在石墨中有杂质。 |
|
关键词: 海森堡
原子弹
减速剂
核反应堆
德国人
石墨
不受版权限制
实验核物理学
尼耳斯·玻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5-14;
|
引用本文: |
张跃,汉斯A.贝特. 德国的铀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7-68.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5): 67-68.
|
[1]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2] |
侯明东.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6-60. |
[3] |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
[4] |
陆正兴. 纳米碳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13-16. |
[5] |
储德林,江海燕,张强华. 导弹克星——粒子束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8-39. |
[6] |
安鹏. 核反应堆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12-17. |
[7] |
周道其.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制太空用核反应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6-6. |
[8] |
萨本豪,胡华琛,何汉新,苏宗涤. 科学天空—颗璀璨的星—贺黄祖洽院士八十华诞[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4-66. |
[9] |
宋世榕. 海森伯1941年向玻尔讲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4-65. |
[10] |
奇云.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0-62. |
[11] |
侯明东. 对“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一点看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6-66. |
[12] |
周道其. “通古斯陨星”撞击地球几率有多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
[13] |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
[14] |
林辉,吴东升,徐元英. 碳纳米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30-31. |
[15] |
毛颖,刘文俊. 通向洛斯阿拉莫斯之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49-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