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极端条件下物理问题的思考 |
闫迎利 |
安阳师范学院物理系, 河南安阳 455002 |
|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已由对其自然状态下的分析研究,变成在极端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物理现象的极端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条件的顶点,即特定时期实验手段的顶点表现,也就是说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越深入需要的实验条件越高、手段越先进,而实验手段是受到当时科技条件限制的;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顶点,即某一时期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顶点,也就是说已有的物理规律是有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的,我们学习的理论是相对真理。极端是某一历史阶段的极端,因此我们应把研究物理现象的极端问题看作一个过程而不应该看作成为一个任何时候都不能达到的理想化的顶点。 |
|
关键词: 物理问题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
物理现象
极端条件
研究对象
相对性原理
加速度
伽利略变换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5-16;
|
引用本文: |
闫迎利. 对极端条件下物理问题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9-71.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5): 69-71.
|
[1] |
赵峥. 相对论问答录之二[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14-19. |
[2] |
萧如珀,杨信男. 爱因斯坦奠定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基础[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70-71. |
[3] |
. 空间时间、引力和宇宙理论正在经历变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6. |
[4] |
李洪津,邹来智,史延龄. 电阻应变效应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13-14. |
[5] |
程嗣,程首宪. 高考物理中的动力学问题归类和解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2-55. |
[6]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7] |
杨永超,侯新杰. 相对论的先驱——马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0-62. |
[8]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3-8. |
[9] |
冯贝叶,徐学翔,黄沛天,马善钧. 急动度概念在混沌理论中的新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9-11. |
[10]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11]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12]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9. |
[13] |
周长春. 漫谈两个基本假设与相对论时空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7-60. |
[14] |
李双喜. 信息传感技术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0-21. |
[15] |
吴雁平,刘朝英. 铁路提速与弯道向心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4-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