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制的“智能”子弹在射向目标之后能通过无线网传送信息,在“智能”子弹内部安放有传感器、微型发射机和电池,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能传送到离开子弹70米外的掌上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佛罗里达大学根据LockheedMartin公司订单研制的“智能”子弹直径为17厘米,它可以利用普通气枪发射。子弹前部覆盖有一层粘性聚合物,这种粘性聚合物可使子弹牢牢粘附在目标上。由于射击的气动机理和不大的初速度,子弹发射后不会变形,因此“智能”子弹可以重复使用。佛罗里达大学学生对“智能”子弹原型进行了试验,并将它作为传感器而装备加速度表。 |
|
关键词: 通讯工具
智能
爆炸物
化学传感器
聚合物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探测器
安全距离
掌上电脑
加速度表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3-09-18;
|
引用本文: |
周道其. 新型通讯工具——“智能”子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71-71.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4, 16(06): 71-71.
|
[1] |
于洋. 介电泳在生命探测器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46-47. |
[2] |
李博文. 封面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12-12. |
[3]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4] |
司德平. 漫谈金属探测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7-39. |
[5]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6] |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 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9-30. |
[7] |
金逊. 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2-33. |
[8] |
李良. 探索冥王星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3-28. |
[9] |
汤正道,鲁昌华. 智能功率模块的结构与使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2-45. |
[10] |
高凌云. 将粒子聚合成各种形状的新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11] |
刘东华,于勉. 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5-46. |
[12] |
周珍斐. 物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5-56. |
[13] |
李博文. 封面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2-42. |
[14] |
环敏,李汝烯. 合作学习的优势与价值刍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0-42. |
[15] |
董志川,朱政. 无相互作用的量子测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