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吸引与排斥 |
吴家宽 |
巢湖学院物理系, 安徽 238000 |
|
|
摘要 作为自然辩证法范畴的吸引和排斥,它是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概括出来的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这里所说的吸引是指一切具有接近、收缩性质的运动形式。所说的排斥是指一切具有分离、膨胀性质的运动形式。物理学所研究的是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它包括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和原子核内的运动等等。无疑,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矛盾。事实不正是如此吗?太阳系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就是吸引和排斥共同作用的结果。 |
|
关键词: 吸引和排斥
吸引与排斥
运动形式
超固态
机械运动
抛射物体
电磁相互作用
基本矛盾
热运动
物态变化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2-07-05;
|
引用本文: |
吴家宽. 吸引与排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11-11.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3, 15(04): 11-11.
|
[1] |
杨建辉,厉光烈. 从弱电统一看费米的物理直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8-60. |
[2] |
何景棠. “渐近自由”的实验证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1-26. |
[3] |
杨军,许艳. 方兴未艾的磁致电阻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33-35. |
[4] |
魏安赐. 弱相互作用和守恒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2-23. |
[5] |
魏安赐. 弱电统一理论的标准模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8. |
[6] |
何景棠. 自然界存在3种不同类型中微子的实验证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23-25. |
[7] |
刘喜莲. 浅说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17-18. |
[8] |
彭秋和. 中微子及其家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4): 41-47. |
[9] |
童国梁. 为什么CP破坏对宇宙很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8-12. |
[10] |
吴中光. 方兴未艾的粒子天体物理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14-17. |
[11] |
朱振和. 物态浅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6): 19-21. |
[12] |
郭渭平. 寓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于物理教学之中[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5): 31-32. |
[13] |
黄涛. 高能物理学面临的两大难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5): 6-9. |
[14] |
林晓满. 1999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2): 6-9. |
[15] |
曹金祥, 刘万东. 航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4): 21-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