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格计算:21世纪科学的一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 |
童国梁, 孙功星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39 |
|
|
摘要 当计算机网络变得越来越便宜和强有力时,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正在应运而生,这必将改变人们进行科学和工程实践的传统方式!一、网格计算(Grid)及其产生背景Grid技术原本出现于1910年的电网概念。Grid的词意原为输送电力的电网系统。但在本文中介绍的Grid,输送的不是电力,而是提供计算能力、数据存储能力以及其他的各种服务;传送的手段也不再是电网系统,而是计算机网络。今天,我们在用电的时候,无须考虑它用什么方式,也不问它是在哪儿产生的。 |
|
关键词: 网格计算
信息基础设
身份验证
计算机
计算能力
计算资源
世纪
高能物理
计算技术
Globus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2-09-15;
|
引用本文: |
童国梁,孙功星. 网格计算:21世纪科学的一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27-33.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3, 15(03): 27-33.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高凌云. 利用EGEE网格系统寻找对抗禽流感的药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1-71. |
[3]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4] |
刘晓华,王宝. 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6-47. |
[5] |
谢文广,周静,王强. 光弹性法的发展与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4-36. |
[6] |
刘晓军,王治金,罗旺. 计算机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9-51. |
[7] |
眭平. 从量子力学到信息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3-16. |
[8] |
周芳. 传感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8-29. |
[9] |
罗盈军. 从电子器件的换代来看计算机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0-61. |
[10] |
邓先金,陈瑜. 关于CAI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2-23. |
[11] |
张跃. 神经回路计算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36-37. |
[12] |
朱海星. 网络新成果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36-40. |
[13] |
李政勇. 科技的宠儿——激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6-6. |
[14] |
杨兆华. 论爱因斯坦奇迹年——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60-65. |
[15] |
付兴国,胡光,孙敏. 高等教育中多媒体教育的几点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42-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