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地空间宇宙线荷电粒子暴与地震的关联 |
霍安祥, 况浩怀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39 |
|
|
摘要 从宇宙线早期研究中,已经观测到它的强度有1日,27日和11年的周期变化,这与太阳的调制过程有关。同时也观测到因气象原因引起宇宙线强度的变化,如温度,气压和季节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用各种各样的航天器运载探测器研究大气外层空间的宇宙线瞬间变化,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太阳照射到地球大气层顶部的电磁辐射能流为1010erg·m-2·s-1,而宇宙线粒子总能流约要比它低八个量级,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宇宙线穿过大气层损失绝大部分能量,产生正负离子,它们是形成云雾水珠的凝结核,也能触发雷暴和闪电,对大气层中很多物理过程都有影响。 |
|
关键词: 宇宙线强度
近地空间
荷电粒子
强地震
粒子流强
中国科学院
地球物理效应
辐射带
高能粒子
探测器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2-05-15;
|
引用本文: |
霍安祥,况浩怀. 近地空间宇宙线荷电粒子暴与地震的关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4-24.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3, 15(06): 24-24.
|
[1] |
于洋. 介电泳在生命探测器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46-47. |
[2]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3]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4]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5] |
司德平. 漫谈金属探测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7-39. |
[6] |
李良. 探索冥王星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3-28. |
[7]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8] |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 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9-30. |
[9] |
金逊. 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2-33. |
[10] |
刘东华,于勉. 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5-46. |
[11]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12] |
李博文. 封面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2-42. |
[13] |
董志川,朱政. 无相互作用的量子测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10. |
[14] |
周道其. 冰封木卫二将成为人类最大科研仪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8-18. |
[15] |
奇云. 发射“引力探测器B”验证广义相对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24-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