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结课是一种艺术,它与“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使人深思、悬念迭起的结课,不仅能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调节课堂学习的情趣,使学生有渐趋佳境、意味无穷的感觉。正如名家所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课堂教学中结课的功能与作用总结归纳、画龙点睛。在一节新课中刚建立起来的新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十分清晰和稳定的,同时新知识还易与前面所学知识产生混淆,造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现象。 |
|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结课艺术
课堂教学
结课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兴趣
楞次定律
总结归纳
解决问题
新知识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2-07-23;
|
引用本文: |
王海军. 物理教学中的结课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9-50.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3, 15(04): 49-50.
|
[1] |
孙枝莲. 漫谈物理中的类比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2-64. |
[2]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3] |
高弘. 浅谈探究式学习与双主体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49-50. |
[4]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5] |
刘晓华,王宝. 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6-47. |
[6] |
刘晓军,王治金,罗旺. 计算机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9-51. |
[7] |
张德启,邓锦,崔志兰.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3-55. |
[8] |
叶海智,梁玉珍. 自组织理论对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启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2-54. |
[9] |
徐敬标. 浅谈物理的教学信息属性与迁移教学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1-52. |
[10] |
周珍斐. 物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5-56. |
[11] |
惠永,张战杰. 歌词中的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8-69. |
[12] |
白宏,周大文. “乐教与乐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3-46. |
[13] |
孔令民,熊良翠,林秀华. 创造力的培养与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6-48. |
[14] |
罗天旻. 浅谈感应电流的特性及其应用——兼谈楞次定律的创新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2-54. |
[15] |
邓先金,陈瑜. 关于CAI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2-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