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曾庆军 |
湖北农学院工程技术系, 荆州 434103 |
|
|
摘要 一、物理学与素质教育当今素质教育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而素质有多种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是科学素质,它与其他素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科学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非常深刻而广泛,单就科学本身而论,科学素质应当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开设“素质课程”或者某种单一的教育途径能达到的。 |
|
关键词: 科学素质
素质教
物理课程
物理学家
培养学生
科学态度
物理教学
科学精神
内在联系
创新意识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2-06-13;
|
引用本文: |
曾庆军. 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56-57.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3, 15(01): 56-57.
|
[1]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2] |
杨永超,侯新杰. 相对论的先驱——马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0-62. |
[3] |
孙枝莲. 漫谈物理中的类比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2-64. |
[4]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5] |
王廷志. 法拉第奇迹探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0-63. |
[6]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7] |
冯贝叶,徐学翔,黄沛天,马善钧. 急动度概念在混沌理论中的新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9-11. |
[8] |
高弘. 浅谈探究式学习与双主体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49-50. |
[9]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10]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11] |
刘晓华,王宝. 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6-47. |
[12] |
刘晓军,王治金,罗旺. 计算机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9-51. |
[13] |
张德启,邓锦,崔志兰.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3-55. |
[14] |
季佐瑶. 交叉、融合与超越——物理学对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3-65. |
[15] |
李海,熊万杰,旷卫民.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7-4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