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大小与纽约相仿的小行星坠落到地球上的几率比原先认为的要低得多,大约为每千年一次吧,这些数据是天体物理学家通过军用卫星获得的。小行星是由于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所谓小行星带中的宇宙天体相互碰撞时形成的碎片或是从彗星上掉落下来的碎块,它们每天真的像下雨一样落到地球上来,但是它们的大小常常不超过稻粒,此外,它们会在地球大气层上层迅速烧掉。可是在1908年一颗直径为45.5米的陨星因来不及在大气层中烧掉而与地球发生了碰撞,引起了一次在西伯利亚通古斯卡河流域的大爆炸,但在被冲击波摧毁的2000平方千米地区内居然没有找到陨石碎片,成了著名的世纪之谜。 |
|
关键词: 通古斯
天体物理学家
陨星
几率比
地球大气
TNT炸药
小行星带
世纪之谜
卫星资料
原子弹爆炸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2-06-16;
|
引用本文: |
周道其. “通古斯陨星”撞击地球几率有多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3, 15(04): 71-71.
|
[1] |
高凌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负面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7-10. |
[2] |
侯明东.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6-60. |
[3] |
周道其. 太阳系究竟有多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8-68. |
[4] |
赵喜梅. DomeA冰盖获取全球信息的驱动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17-18. |
[5] |
韩吉辰. 地球是怎样称量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15-16. |
[6] |
奇云.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0-62. |
[7] |
卞毓麟. 梦圆飞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3-6. |
[8] |
许梅. 极端星系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24-25. |
[9] |
. 木星周围发现水蒸气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9-39. |
[10] |
彭秋和. 太阳中微子失踪案和中微子振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9-12. |
[11] |
蒋耀庭,姜海勋,肖海鹏. 黑洞及其研究简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5-26. |
[12] |
彭秋和. 中微子及其家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4): 41-47. |
[13] |
杨晓段, 陈鸿林. 反物质与反氢原子[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2): 16-18. |
[14] |
卢方军. 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几项重要新成果[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4): 2-2. |
[15] |
郑成君. 航天·军事·展望[J]. 现代物理知识, 1997, 9(06): 19-2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