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Vol. 14 Issue (01): 23-23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原子核的手证对称性
陈惕生, 周善贵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100871
 全文: PDF (61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手套有左右两只,DNA有左旋右旋两种,许多分子也都有两个相互镜象对称的形式,通常称为左手形式和右手形式。现在,物理学家又发现原子核也有左手性和右手性两种模式。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从而揭示出基本的物理原理。最初,人们认为原子核是球形的,有着高度的对称性。后来实验发现原子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拉长,甚至会像一支雪茄。20世纪6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预言原子核可以有三轴形变(即非轴对称形变)———对称性进一步降低,但是一直都没有被实验证实。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陈惕生
周善贵
关键词三轴形变   原子核结构   手征性   对称性破缺   奇奇核   非轴对称形变   手征双重带   中子数   三轴不对称   质子数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1-01-10;
引用本文:   
陈惕生,周善贵. 原子核的手证对称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3-23.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2, 14(01): 23-23.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2] 赵坚. 最初的电子-原子散射实验为何未能得到有关原子核式结构的信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1-12.
[3] 王景丹,钟显辉,宁平治. 原子与原子核的新形态——介子原子和介子核[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32-34.
[4] 梅健伟. 弦理论大师威滕谈超对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27-30.
[5] 毛多鹭.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54-55.
[6] 艾小白. 关于“气泡核聚变”的讨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4-34.
[7] 刘海. 幻数和幻数的最新科研成果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29-29.
[8] 黄涛. 高能物理学面临的两大难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5): 6-9.
[9] 张会, 鲍淑清. 对称性自发破缺和希格斯机制[J]. 现代物理知识, 1997, 9(03): 39-43.
[10] 徐湛. 塞伯格-威滕理论——4维空间量子场论研究的新飞跃[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2): 23-24.
[11] 王渭. 手性和生物光谱[J].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7(04): 22-25.
[12] 王德云. 量子论的建立和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7(01): 38-41.
[13] 叶云秀. 最大和最小的和谐统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4): 26-31.
[14] 石双惠. 浅谈新核素铂-202[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4): 5-4.
[15] 周书华. 奇异核漫谈[J]. 现代物理知识, 1990, 2(03): 11-14.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