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计算机前景迷人 |
马建军 |
徐州空军后勤学院, 江苏 221000 |
|
|
摘要 生物分子电子技术是利用生物分子信息功能来装配电子元件和仪器的技术。目前,科学家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多种生物系统进行信息处理与传输信息的机理和模式:结构开关模式(利用电子从共价键传入和传出,改变分子状态);光学开关模式(利用特殊波长的光照射某些蛋白质,使蛋白质改变状态,选择和控制两种稳定结构表示开与关两种状态);“锁———匙”模式(利用酶的2种作用模式);非电子扰动模式(利用一个分子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振动而形成开关);此外还有以膜为基础的传感和控制模式、排列分子组合模式和生物分子非线性化学动力学模式等。 |
|
关键词: 生物计算机
智能神经网络
细菌视紫红质蛋白
生物分子
神经元
基因码
微电子芯片
生长神经网络
半导体激光器
科学家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1-01-11;
|
引用本文: |
马建军. 生物计算机前景迷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4-2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2, 14(01): 24-24.
|
[1] |
高堃. 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4-36. |
[2] |
赵毅. 浅谈SI制中的人文化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47-48. |
[3]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4] |
司德平. 解读量子围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3-25. |
[5]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6] |
吴佩萱. 最速降线的挑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2-54. |
[7]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8] |
金逊. 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2-33. |
[9] |
李良. 探索冥王星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3-28. |
[10] |
崔英敏,吕刚. 液晶的历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6. |
[11] |
王长荣. 菲涅耳与波动光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9-62. |
[12] |
林奕斌,赵同军,展永,卓益忠. 神经信号运作和组构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7. |
[13] |
李文胜. 光梳与光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2-33. |
[14] |
罗盈军. 从电子器件的换代来看计算机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0-61. |
[15]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