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第二期“天体物理中的核结构与核反应”于2001年8月21至25日在北京瑶台山庄举行。参加暑期学校的国内学员有80多位。该暑期学校是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I.Tanihata教授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孟杰教授于1998年共同发起的,目的在于促进核科学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学术交流。此举得到了国内外核物理学界的大力支持,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为暑期学校的组织单位。 |
|
关键词: 原子物理
暑期学校
年
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化学研究所
近代物理研究所
科学技术中心
核物理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1-06-20;
|
引用本文: |
周善贵. 北京2001年第二届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30-30.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2, 14(02): 30-30.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高凌云. 美国科学家直接观测到暗物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1-71. |
[3]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4]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5] |
蒋洪力. 悠悠岁月巧安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2-24. |
[6]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7] |
童国梁. 今日美国的科研关注与经费投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60-68. |
[8]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9] |
高凌云. 宇宙的第一颗恒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0-70. |
[10]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11] |
崔英敏,关荣华,吕刚. 电磁理论大厦的缔造者——麦克斯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0-65. |
[12] |
王逗. 混沌——一门方兴未艾的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22-24. |
[13] |
李启成. 新型光波导材料——光子晶体光纤[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40-41. |
[14] |
王洪安. “短路”的巧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8-58. |
[15] |
吴中光. 美与天文学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63-6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