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夜视技术是指在夜间或低照度条件下,用于扩展观察者视力范围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用夜视技术制成的各种夜视器材已成为现代战争中夜间侦察与预警,瞄准与驾驶,火控与制导等不可缺少的装备,它是军队夜间作战的“眼睛”。一、实现夜视的自然条件1.自然条件之一———微光。白天,可见光照度大,通常在102—105勒克司范围之内,人的视觉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夜间,可见光照度很小,即使在星月满天的夜晚,也只有0.2勒克司,人眼分辨能力很低。在阴云密布的黑夜,人眼的视程更短,分辨力更低,甚至伸手不见五指。 |
|
关键词: 夜视技术
红外探测器
红外辐射
像增强器
光电阴极
热成像技术
微光夜视技术
辐射能量
隐蔽行动
微光电视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1-07-22;
|
引用本文: |
张树义. 夜视技术及其对作战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33-3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2, 14(03): 33-34.
|
[1] |
朱世豹. 对普朗克常数h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3-15. |
[2] |
陈丽菊,刘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发展前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0-11. |
[3] |
聂元存. 谈谈普朗克常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5-17. |
[4] |
刘婷婷. 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0-31. |
[5] |
田汉平. 应用电视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4-36. |
[6] |
黄振平. 物理学与隐形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56-57. |
[7] |
段改丽,李爱玲,李军. 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37-38. |
[8] |
苏小华,王明东,杨晓段. 军事中的夜视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4-35. |
[9] |
刘向群,雷红. 精确制导武器的物理原理及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35-36. |
[10] |
李为虎,杨富利.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37-40. |
[11] |
周平,陈永丽. 红外线在夜视技术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3-34. |
[12] |
张秀荣. 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其物理性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24-25. |
[13] |
金永君. 红外测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12-13. |
[14] |
胡祥发. 从现代局部战争看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4): 17-18. |
[15] |
胡祥发. 隐形技术及其军事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34-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