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综合”考试下的物理教学 |
王金霞 |
兰化一中, 甘肃 730060 |
|
|
摘要 随着“3+综合”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物理学科不再是“3+2”模式下的1/5。相对于数、语、外来说,将由高考中并重的地位沦为“副科”,这是否意味着中学物理教学的意义将被削弱?在新的考试制度下,如何搞好物理教学?这将取决于“3+综合”考试对物理学科的要求和中学物理教学的意义。一、“3+综合”考试“3+综合”考试是“3+X”模式的一种形式,仅从教学的角度讲,它的意义也是重大的。首先在于它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特征。由于人的认识研究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同时也为了学习的方便,科学被人为地分解成各个学科,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门类,使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全面了。 |
|
关键词: “+综合”
中学物理教学
物理知识
社会发展
理科综合
物理实验
物理教育
考试制度
自然科
物理学科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1-07-24;
|
引用本文: |
王金霞. “3+综合”考试下的物理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36-38.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2, 14(03): 36-38.
|
[1]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2]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3] |
高凌云. 汽车设计与交通安全中的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9-14. |
[4] |
戴岩伟. 物理实验的常用测量方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3-45. |
[5] |
刘瑞晨. 输液中的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1-22. |
[6] |
李海,熊万杰,旷卫民.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7-49. |
[7] |
马予芳,胡亚范. 工科院校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9-50. |
[8] |
顾江鸿. 对叠砖问题插图的修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4-54. |
[9]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10] |
惠永,张战杰. 歌词中的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8-69. |
[11] |
王德立. 和高三学生谈物理学科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9-51. |
[12] |
王骁勇. 物理学大师与音乐的不解之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7-60. |
[13]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14] |
潘丽华. 物理学科为什么如此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9-70. |
[15] |
王琳. 面向21世纪普通物理课程教材体例的特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49-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