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避雷针的发明与发展 |
董建敏, 孙美坤 |
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济南 250100 |
|
|
摘要 历史上关于避雷针的发明,有一段广为人知的故事。1752年,46岁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风筝,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用麻线把风筝放上天空,麻线下端系了一把金属钥匙,当雨水把麻线浇湿以后就变成了导电体。这时,他把手靠近钥匙,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过,同时,手指感到一阵刺痛。这个实验证明了天空中打雷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由此,使富兰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装一根金属导线,导线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这就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 |
|
关键词: 避雷针
避雷器
尖端放电
消雷器
大学物理
富兰克林
电磁理论
雷电
电荷面密度
创新与完善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1-06-21;
|
引用本文: |
董建敏,孙美坤. 避雷针的发明与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7-37.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2, 14(04): 37-37.
|
[1]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2] |
季佐瑶. 交叉、融合与超越——物理学对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3-65. |
[3] |
李海,熊万杰,旷卫民.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7-49. |
[4] |
赵毅. 雷电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2-63. |
[5] |
俞立先,周蓉娟. 小议演示实验对学生认知建构的意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47-48. |
[6] |
崔英敏,关荣华,吕刚. 电磁理论大厦的缔造者——麦克斯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0-65. |
[7] |
周长春. 风筝实验·雷电现象·避雷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58-60. |
[8] |
刁述妍. 法拉第在电磁理论发展中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60-61. |
[9] |
贾贵儒.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50-53. |
[10] |
王长荣. 现代化的大学物理习题总量与态势分布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2-44. |
[11] |
戴闻. DNA双螺旋发现50周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51-55. |
[12] |
杨艳芳,齐美彬. 物理不是应用数学——关于大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41-42. |
[13] |
唐焕芳. 如何引入物理学史改进大学物理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51-54. |
[14] |
黄毓洋. 任意形状带电导体表面的场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0-60. |
[15] |
仇九子. 雷电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15-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