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神奇的纳米技术 |
马建军1, 王长军2 |
1. 徐州空军后勤学院教保处, 江苏 221000;
2. 徐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
|
|
摘要 一、科学巨匠遭冷遇,柳暗花明又一村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恩曼在1959年12月29日召开的美国物理年会上满怀激情地发表了《底层大有可为》的报告,大胆提出“用原子搭积木”的设想。他说:“当我们深入并游荡在原子周围,我们将按照不同的定律活动,会遇到许许多多新奇的事情,能以全新的方式生产,完成异乎寻常的工作。”并提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达到我们的要求?”当时连分子、原子是什么样都看不着,谈何对原子进行操纵组装呢?简直是痴人说梦。 |
|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纳米器件
分子器件
扫描隧道显微镜
微机电系统
量子计算机
神经网络芯片
原子力显微镜
单壁碳纳米管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1-03-10;
|
引用本文: |
马建军,王长军. 神奇的纳米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48-51.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2, 14(03): 48-51.
|
[1] |
萧如珀,杨信男. 1981年9月: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68-69. |
[2]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3] |
邵建新. 分子电子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9-31. |
[4] |
司德平. 解读量子围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3-25. |
[5] |
石新军. 21世纪纳米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7-30. |
[6] |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 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9-30. |
[7] |
李博文.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3-73. |
[8] |
宫纯文,周芳. 纳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8-30. |
[9] |
朱杰. 原子力显微镜在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6-37. |
[10] |
陈晓亮,易学华,邓春花. 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战略地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24-29. |
[11] |
高堃. 谈谈物理学领域的新兴与交叉学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15-16. |
[12] |
周道其. 科学家利用激光束首次提起纳米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71-71. |
[13] |
米丽琴.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9-21. |
[14] |
任风云,樊昊,付耐根. 微米/纳米技术军事应用潜力巨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40-44. |
[15] |
屈平,方芳. 量子密码技术开辟通信安全新时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23-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