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CP破坏对宇宙很重要 |
童国梁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39 |
|
|
摘要 从阿尔法磁谱仪(AMS)的反氦核的测量结果谈起 1998年6月,阿尔法磁谱仪搭乘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作试飞行。在10天的飞行期间,在约400千米的高空收集到2.86 x 106氦核,但没有发现反氦核,给出的测量结果:反氦核/氦核< 1.1x10-6。这一结果与原来的宇宙中不存在反物质的结论是一致的。 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是科学中的一大难题。根据目前普遍接受的大爆炸(Big Bang)学说,宇宙是由约发生于120-200亿年前的大爆炸产生的。大爆炸后,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和冷却。大量的天文学观察和天体物理实验支持了这个理论。很自然,大爆炸应该产生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什么叫反物质呢? |
|
关键词: 大统一理论
CP破坏
希格斯玻色子
超对称性粒子
中微子
电磁相互作用
电荷共轭
标准模型
测量结果
宇宙中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05-07;
|
引用本文: |
童国梁. 为什么CP破坏对宇宙很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8-12.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1): 8-12.
|
[1] |
李良. “冰立方”:南极冰层下的巨型中微子望远镜 [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33-37. |
[2]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3] |
杨建辉,厉光烈. 从弱电统一看费米的物理直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8-60. |
[4] |
周书华. 放射性核束在标准模型检验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18-21. |
[5] |
高凌云. 中微子是超新星生成重元素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3-53. |
[6]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7] |
周道其. 冰封木卫二将成为人类最大科研仪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8-18. |
[8] |
何景棠. “渐近自由”的实验证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1-26. |
[9]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10] |
童国梁.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5-31. |
[11] |
.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2. |
[12] |
周书华. 为什么宇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不等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7-7. |
[13] |
Michael F. Altmann,辛标. 中微子在其他学科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8-12. |
[14] |
张贺,邢志忠. 破解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3-6. |
[15] |
魏安赐. 弱相互作用和守恒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2-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