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Vol. 13 Issue (03): 9-14    DOI:
“我心目中的现代物理”科普征文获奖作品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熵”概念的拓展及应用
乔生炳
西南科技大学基础科学系, 四川 621002
 全文: PDF (755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1867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法兰克福举行的第41届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提出熵的概念和宇宙的热寂说,引起科学界乃至欧洲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极大关注,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便展开了。随着研究的深入,熵概念逐渐走出物理学的范围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1.熵概念的拓展-熵与信息的关系无序和有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两个涉及面很广的对立概念。如何把这两个概念纳入科学的范畴加以研究和应用,却是物理学完成的。熵的统计意义告诉我们,热力学系统从一个平衡态自发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态,从分子运动来看,总是从无序走向更加无序。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乔生炳
关键词生物进化   不确定度   热力学系统   半空间   耗散结构   热力学理论   自组织现象   不可逆过程   远离平衡态   有序结构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0-04-03;
引用本文:   
乔生炳. “熵”概念的拓展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9-14.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3): 9-14.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柴立和. 非平衡态统计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9-24.
[2] 廖耀发,廖彬,吕桦. 生命与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10-11.
[3] 王西明. 从熵、信息熵到自组织[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6-7.
[4] 张锡娟,朱海星. 永动机与热力学定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21-24.
[5] 钟立新. 生活中的热力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9-11.
[6] 赵小青,王静波. 重力与生物进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3-5.
[7] 沈亦红. 熵与感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18-19.
[8] 梁颖亮,郇战,王斌科. 物理教学必须与现代物理知识及其发展动态相结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43-44.
[9] 杨建森. 熵定律的不可逆本质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1-22.
[10] 丁有瑚. 生活的物理学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59-59.
[11] 尹世忠,赵喜梅. 光速的测量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56-57.
[12] 刘云松. 熵与生命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17-17.
[13] 程民治. 试论20世纪物理科学思想的进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2): 34-37.
[14] 卞毓麟. “哲人石丛书”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1): 10-10.
[15] 魏环. 简论热力学熵、信息熵及熵的泛化[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6): 6-7.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