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Vol. 13 Issue (02): 17-17    DOI:
“我心目中的现代物理”科普征文获奖作品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熵与生命科学
刘云松
聊城教育学院, 山东 252051
 全文: PDF (128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而直接反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态函数熵,其数学表达式是熵增加原理:ds≥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搞增加的方向进行,即从有序走向无序。而生命的发生、演化及成长过程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表面看来,这似乎都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矛盾。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澄清了这一切。打开了一个从物理科学通向生命科学的窗口。耗散结构理论突破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孤立系统的限制,将其适用范围推广到开放系统,并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改为ds=d1s+des。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刘云松
关键词生命科学   热力学第二定律   孤立系统   开放系统   熵增加原理   生命有机体   不可逆过程   数学表达式   耗散结构理论   高度有序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0-11-10;
引用本文:   
刘云松. 熵与生命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17-17.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2): 17-17.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季佐瑶. 交叉、融合与超越——物理学对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3-65.
[2] 曾庆军,姚平. 物理学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13-14.
[3] 廖耀发,佘守宪. 跳蚤模型与熵增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7-21.
[4] 黄沛天,胡利云. 对负熵、信息熵和熵原理等概念之厘清[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21-23.
[5] 王培霞,贾育秦. 熵污染与绿色制造[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31-32.
[6] 张大华,董庆祥.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52-53.
[7] 廖耀发,廖彬,吕桦. 生命与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10-11.
[8] 李翔一,李鸣鹤. 冷眼观潮看纳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7-29.
[9] 张秀平,曲凤成,张兰知. 科学巨星——玻耳兹曼[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59-62.
[10] 王西明. 从熵、信息熵到自组织[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6-7.
[11] 张锡娟,朱海星. 永动机与热力学定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21-24.
[12] 关荣华,康文秀. 生物液晶物理研究及其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20-21.
[13] 钟立新. 生活中的热力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9-11.
[14] 沈亦红. 熵与感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18-19.
[15] 姚凤薇,周团团. 美国工科物理教材的特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42-43.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