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
罗乐, 刘东, 廖本强 |
合肥工业大学理学院, 安徽 230009 |
|
|
摘要 在微观领域对物质进行观察和研究中,人们发明了各种显微镜。但是光学显微镜由于受到光的波长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很高的分辨率,X射线衍射技术则要求观察样品必须是晶体,透射电镜则需要对观察样品进行超薄切片。所有这些要求使人们的观察受到了限制,因此人们开始研制更加先进的显微镜。1982年宾尼格、罗雷尔及其同事们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导致了显微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并在它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如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和激光力显微镜等。STM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可以实时地观测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金属表面
隧道电流
扫描探针显微镜
微悬臂
动态模式
隧道效应
工作模式
原子分布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05-13;
|
引用本文: |
罗乐,刘东,廖本强. 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25-26.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1): 25-26.
|
[1] |
萧如珀,杨信男. 1981年9月: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68-69. |
[2] |
高凌云. 非接触性摩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6-56. |
[3] |
司德平. 解读量子围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3-25. |
[4] |
刘晓燕. 百年回顾——纪念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4-65. |
[5] |
朱杰. 原子力显微镜在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6-37. |
[6] |
周道其. 科学家利用激光束首次提起纳米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71-71. |
[7] |
贾育秦,王培霞. 微观世界中的机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32-33. |
[8] |
李翔一,李鸣鹤. 冷眼观潮看纳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7-29. |
[9] |
顾书龙.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原理与有源光纤探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30-32. |
[10] |
邢向英. 物理学前沿与高新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39-40. |
[11] |
卞吉. 科苑快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63-63. |
[12] |
杨红卫. 从物理学的发展看跨学科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14-15. |
[13] |
宋金璠. 约瑟夫森效应的历史、性质与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15-16. |
[14] |
李炘琪. 显微技术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31-33. |
[15] |
马建军,王长军. 神奇的纳米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48-5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