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纳米技术的进展及军用前景 |
徐润君1, 陈心中2 |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2. 安徽省蚌埠市 233011 |
|
|
摘要 近来科学家们纷纷预测:“纳米技术将是21世纪科技革命的生力军”、“纳米技术将像微电子技术引发科技革命一样,成为对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 2000年1月,美国政府发布了《国家纳米技术计划》,此计划被认为是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举措。克林顿总统于2000年1月21日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工学院演讲中提到:“我的2001年预算案支持一个价值5亿美元全新的国家纳米技术启动计划……使人类有能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的能力。……”显然,美国政府已把崭露头角的纳米科学和纳米工程放在科学发展的优先考虑地位。 |
|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卫星
纳米固体
微机电系统
纳米材料
自动化指挥系统
纳米加工
纳米科技
碳纳米管
微型卫星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05-16;
|
引用本文: |
徐润君,陈心中. 纳米技术的进展及军用前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30-33.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1): 30-33.
|
[1]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2] |
高凌云. 纳米尺度上的可逆开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31-31. |
[3] |
石新军. 21世纪纳米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7-30. |
[4] |
李博文.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3-73. |
[5] |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 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9-30. |
[6] |
宫纯文,周芳. 纳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8-30. |
[7] |
陈晓亮,易学华,邓春花. 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战略地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24-29. |
[8] |
高堃. 谈谈物理学领域的新兴与交叉学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15-16. |
[9] |
米丽琴.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9-21. |
[10] |
任风云,樊昊,付耐根. 微米/纳米技术军事应用潜力巨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40-44. |
[11] |
武步宇,武步宙,史晓菲. 走近纳米科技[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12-14. |
[12] |
叶宁英,林浩山. 神奇的纳米技术与军事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36-38. |
[13] |
周道其. 纳米管制成的最小“转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71-71. |
[14] |
张立波,程锦荣,黄德才,赵力. 碳纳米管储氢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11-14. |
[15] |
李翔一,李鸣鹤. 冷眼观潮看纳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7-2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