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切怀念吴健雄教授 |
严武光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北京 100039 |
|
|
摘要 题图:1990年6月吴健雄、袁家骝回国时和严武光在人大会堂交谈.听到吴健雄教授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吴教授的逝世是我万没想到的,与她仅有的几次接触历历在目,谨写此文以表对她深深地怀念,这里着重回忆她对年青后辈的关怀,虽然只是一个侧面,也足以展示这位大师难忘而感人的风采。我第一次听到吴健雄的名字是被派往列宁格勒大学学习物理时。那一天,500人的大阶梯教室挤得满满的,报告题目是“奇异粒子和宇称不守恒实验”,报告人是列大一位搞实验的名教授。报告由τ-θ之谜开始,讲到李杨的假说和著名的吴健雄实验。报告人对李杨假说非常推崇,对吴的实验以及后人的大量证实更是大加赞扬。 |
|
关键词: 吴健雄
穆斯堡尔效应
测不准原理
弗兰克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北京谱仪
诺贝尔物理奖
红移现象
衰减振荡
诺贝尔奖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07-07;
|
引用本文: |
严武光. 深切怀念吴健雄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47-49.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2): 47-49.
|
[1] |
赵旭光. 穆斯堡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1-43. |
[2]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3] |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
[4] |
何景棠. “渐近自由”的实验证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1-26. |
[5] |
姜广智.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64-66. |
[6] |
屈平,方芳. 量子密码技术开辟通信安全新时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23-25. |
[7] |
张良生,李家才. 高能加速器上的试验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6-28. |
[8] |
郑乔,刘虎.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验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15-16. |
[9] |
高峰. 新的发现 新的挑战——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发现新粒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18-19. |
[10] |
麦振洪. 晶体X射线衍射的发现及其深远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53-55. |
[11] |
小安,小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0-0. |
[12] |
李力. 梅贻琦先生与通才教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4-66. |
[13] |
R. M. Friedman,侯春风. 量子理论与诺贝尔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0-66. |
[14] |
宋黎明,陆埮. 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9. |
[15] |
曹黄金,张立国. 关于黑洞辐射问题的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29-3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