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3X”想到的 |
高波, 王琳 |
大连陆军学院数理教研室, 辽宁 116100 |
|
|
摘要 1999年国家确定在广东省实行高考“3+X”科目改革试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确,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仅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人们更需要具有获取知识、重组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可否认这正是高校现时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一薄弱环节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存的考试模式决定的。 多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中小学教育不能单纯追求升学率,这一呼吁在社会上引起了共鸣。于是就出现了“减负”、“3+X”等一系列改革新模式。在高校教育中虽不涉及升学率问题,但仍是以一张卷子检验学生们的学习好坏。卷面的内容则是一些理论性很强,离实际很远的题目。 |
|
关键词: 实验课
考试模式
考试改革
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能力
物理课
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理论课
解决问题的能力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12-05;
|
引用本文: |
高波,王琳. 由“3X”想到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50-51.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1): 50-51.
|
[1] |
张德启,邓锦,崔志兰.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3-55. |
[2] |
璜塃. 如何目测估算牛顿环装置所用透镜的曲率半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5-46. |
[3] |
李海,熊万杰,旷卫民.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7-49. |
[4] |
邓先金,陈瑜. 关于CAI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2-23. |
[5] |
赵国俭,耿平. 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8-39. |
[6] |
谷春生. 浅谈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的设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0-52. |
[7] |
王琳. 面向21世纪普通物理课程教材体例的特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49-50. |
[8] |
谷春生. 通向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之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49-51. |
[9] |
孙功勤. 激发课堂活力 提高课堂效率[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44-46. |
[10] |
胥龙军. 物理教学环节中引入新课的创新设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52-54. |
[11] |
高书霞. 熵教学过程中之难点析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44-45. |
[12] |
孙腊珍,孙金华,阴泽杰. 核与粒子物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0-41. |
[13] |
杨艳芳,齐美彬. 物理不是应用数学——关于大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41-42. |
[14] |
孙海滨,刘婷婷. 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8-49. |
[15] |
曾庆军. 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56-5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