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Vol. 13 Issue (05): 62-62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雕塑“物之道”
李之
 全文: PDF (443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2001年6月上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展出了一座高约48米名为“物之道”的金属雕塑。该雕塑的创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卢新华介绍,这个雕塑是由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创意,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及许多科学家的指导下完成的。雕塑在创作中运用点、线、面运动变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以线的单纯、简洁的视觉效果来表达正负电子对撞的科学技术特征,用一根不断延伸的线在同一圆心做涡旋运动,并使线的两端为两个极点的形态,向外延伸表现出“至大无极”,向内回归意味着“至小无内”。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之
关键词金属雕塑   科学技术特征   处理工艺   艺术与科学   李政道   运动变化   时空观   学术研讨会   采用象征   中国科学院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0-08-05;
引用本文:   
李之. 雕塑“物之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62-62.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5): 62-62.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2] 周长春. 漫谈两个基本假设与相对论时空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7-60.
[3]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4]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5] 乔灵爱,魏全香.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与爱因斯坦的创新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12-15.
[6] 吴长龙,俞晓明. 时空理论的演化历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65-66.
[7] 霍安祥,况浩怀. 近地空间宇宙线荷电粒子暴与地震的关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4-24.
[8] 李远略. 李政道论科学与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65-66.
[9]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10] 王直华. 马儿怎样跑——艺术怎样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8-69.
[11] 程民治. 谈谈智者之失[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9-70.
[12] 王鑫. “物理”二字入诗非始于杜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6-66.
[13] 柳怀祖. 李政道在赵忠尧诞辰百年纪念会上发言[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54-54.
[14] 周善贵. 北京2001年第二届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30-30.
[15] 杨新宇. 时空巨人爱因斯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56-58.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