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它表现在思维过程中的特点是:不循常规,不蹈旧矩,不依样画瓢,不盲从轻信,不囿于己有结论、方法和途径,不限于众所周知的框架、范畴和界限,而是想别人所未想,思他人所不思,走前人未走过的路,用常人没用过的方法,……因此,其思维的指向是多角度的、辐射式的,思路十分广阔,视野极其开放,在思考问题时勇于怀疑,善于分析,敢于标新立异,巧于另辟奚径,凡事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解决问题决不一步一趋地重复以往的经验。这样思考的结果就能突破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探索新的途径,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方案,新的结论。 |
|
关键词: 求异思维
能力培
培养创新能力
洛伦兹变换
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
教学方法
创造思维能力
卢瑟福
思维定势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12-10;
|
引用本文: |
石晓斌. 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58-60.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1): 58-60.
|
[1] |
赵峥. 相对论问答录之二[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14-19. |
[2] |
萧如珀,杨信男. 爱因斯坦奠定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基础[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70-71. |
[3] |
. 空间时间、引力和宇宙理论正在经历变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6. |
[4] |
杨永超,侯新杰. 相对论的先驱——马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0-62. |
[5]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3-8. |
[6] |
高弘. 浅谈探究式学习与双主体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49-50. |
[7]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8]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9. |
[9] |
周长春. 漫谈两个基本假设与相对论时空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7-60. |
[10] |
何景棠. 权威也会有错误的见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6-69. |
[11] |
赵坚. 最初的电子-原子散射实验为何未能得到有关原子核式结构的信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1-12. |
[12] |
周珍斐. 物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5-56. |
[13] |
方玉田,邢永忠,张其林. 物理实在的演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7-59. |
[14] |
刘晓燕. 百年回顾——纪念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4-65. |
[15] |
闫晓星,王洪鹏. 殊途同归的光本性之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8-7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