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诺夫斯基教授荣获中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 |
陈和生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39 |
|
|
摘要 2001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举行隆重颁奖仪式,将国家科技合作奖奖牌正式授予潘诺夫斯基教授。众所周知,潘诺夫斯基(W.K.H.Panofsky)教授系高能物理学家,无论作为一名科学家,还是任所长领导一职,在其职业生涯中,都充分显示出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加速器建造专家。在他担任所长期间,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TANFORDLINEARACCELERATORCENTER,简称SLAC)成功地建造了SPEAR,PEP和SLC对撞机,并取得了许多有趣的重要物理成果,包括3个诺贝尔物理奖:发现质子并不是一个点粒子而有内部构造. |
|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高能物理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质子同步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
物理实验
直线加速器
教授
诺贝尔物理奖
关键技术问题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06-12;
|
引用本文: |
陈和生. 潘诺夫斯基教授荣获中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4): 63-63.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4): 63-63.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孙立莹.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驻波加速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17-18. |
[3]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4] |
戴岩伟. 物理实验的常用测量方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3-45. |
[5]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6]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7] |
马予芳,胡亚范. 工科院校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9-50. |
[8] |
薛凤家. 从大数假设到人择宇宙学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12-13. |
[9] |
童国梁.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5-31. |
[10]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11] |
侯新杰,杨新宇. 简单变换 突现实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57-57. |
[12] |
须雪忠. 课堂演示实验要注意“十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48-50. |
[13] |
王书鸿.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4-25. |
[14] |
张良生,李家才. 高能加速器上的试验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6-28. |
[15] |
张永娟. 浅谈中学物理三种水平的探究性实验[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53-5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