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因斯坦与社会 |
唐耀辉 |
海军后勤学院物理力学教研室, 天津 300450 |
|
|
摘要 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之末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纪人物”,他提出的有关空间、时间和物质相互关系的理论帮助人们揭开了原子和宇宙的秘密。可以说爱因斯坦比其他任何人都能更好地代表20世纪之科学思想,这一闪光的科学思想,为新技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他的名字也成了科学天才的共义词。应该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全世界发生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得多,其原因不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而是技术上的。先进的技术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任何科学家显然都不能象爱因斯坦那样代表这个进展。在世纪之交,爱因斯坦被评为“世纪人物”,可谓当之无愧。 |
|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科学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分子
资本主义
社会正义
德国十一月革命
和平主义
原子科学
“九一八”事变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2000-12-11;
|
引用本文: |
唐耀辉. 爱因斯坦与社会[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60-61.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1, 13(01): 60-61.
|
[1] |
萧如珀,杨信男. 爱因斯坦奠定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基础[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70-71. |
[2] |
. 空间时间、引力和宇宙理论正在经历变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6. |
[3] |
杨永超,侯新杰. 相对论的先驱——马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0-62. |
[4]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3-8. |
[5]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6] |
周长春. 漫谈两个基本假设与相对论时空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7-60. |
[7]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9. |
[8] |
方玉田,邢永忠,张其林. 物理实在的演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7-59. |
[9] |
刘晓燕. 百年回顾——纪念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4-65. |
[10] |
闫晓星,王洪鹏. 殊途同归的光本性之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8-70. |
[11]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12] |
王骁勇. 物理学大师与音乐的不解之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7-60. |
[13]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14] |
罗舒,邢志忠. 爱因斯坦的另一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9-70. |
[15] |
乔灵爱,魏全香.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与爱因斯坦的创新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12-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