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Vol. 12 Issue (04): 6-9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谈谈液滴间不溶合现象
李莉
兰州大学, 甘肃 730000
 全文: PDF (476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一、什么是不溶合现象或许你有喝咖啡的习惯,会偶而目睹一些有趣的事情.当咖啡滴入壶中的时候,咖啡液滴落到液面,在与大量咖啡液溶合之前,它可保持1秒钟左右不变.这种同种液体的两部分之间短暂的不溶合现象既不是分离现象也不是一种只能在漏滴型咖啡壶中才可观察到的现象.早在1879年瑞利就描述过类似的现象,1978年J.Walker称这种不溶合现象为科学的奇观.根据人们的日常经验,当同种液体的两部分接触时,会立即港合成单一的液体.如果两液滴起初被另一种与之不互溶的液体而非空气隔开,那么保持两个液滴状态的时间将延长,但是最终的结果仍是两个液滴溶合在一些.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莉
关键词液滴   温度梯度   自由表面   薄层   热毛细对流   卫星滴   演示实验   微重力   润滑系统   干涉测量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9-11-03;
引用本文:   
李莉. 谈谈液滴间不溶合现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4): 6-9.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0, 12(04): 6-9.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谢恩东. 神奇的虹吸[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5-56.
[2] 杨砚儒,高建云. 从物理学角度看“神舟六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6-58.
[3]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4] 俞立先,周蓉娟. 小议演示实验对学生认知建构的意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47-48.
[5] 须雪忠. 课堂演示实验要注意“十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48-50.
[6] 孙功勤. 创新教育的课堂实践与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3-55.
[7] 孙光东. 航天科技走进人类生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2-33.
[8] 高剑森. 发挥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教育功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46-48.
[9] 丁素英. 改进物理教学 培养新世纪人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47-48.
[10] 张竞上. 核裂变和裂变机制的模型理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22-27.
[11] 刘宝海. 浅谈物理课的形象化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46-47.
[12] 吕爱君,高德文.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39-40.
[13] 刘诚杰. 物理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46-47.
[14] 吴昊. 浅析吴有训的物理教育思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55-56.
[15] 李志峰. 磁场对电流作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改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43-44.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