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新星爆发理论中某些重要的核物理问题 |
彭秋和 |
南京大学天文系, 南京210008 |
|
|
摘要 一、导致恒星不稳定坍缩的主要物理因素一颗恒星的演化史本质上就是它内部核心区域的热核(燃烧)演化史.一个质量较大的恒星在其演化的一生中将先后经历氢燃烧,氦燃烧,碳燃烧,氖燃烧,氧燃烧以及硅燃烧等热核燃烧阶段.不同质量的恒星经历它所有可能的热核演化之后,通常都要出现较为剧烈的演变.对于质量较低(例如M<8M)的恒星,要经历以前述剧烈热脉冲为特征的AGB星阶段,其核心逐渐收缩为白矮星,而星幔和包层则被向外抛射并膨胀成为行星状星云.大质量恒星(M>8M)则要经历更为剧烈的演变过程,例如像Ⅱ型超新星那样的极其猛烈的爆发. |
|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中微子
电子俘获过程
电荷屏蔽效应
白矮星
核燃烧
爆轰波
核物理
坍缩
瞬时爆发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9-02-05;
|
引用本文: |
彭秋和. 超新星爆发理论中某些重要的核物理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6): 5-8.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0, 12(06): 5-8.
|
[1] |
李良. “冰立方”:南极冰层下的巨型中微子望远镜 [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33-37. |
[2] |
杨建辉,厉光烈. 从弱电统一看费米的物理直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8-60. |
[3] |
高凌云. 邻近球状星团揭示恒星死后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8-68. |
[4] |
高凌云. 中微子是超新星生成重元素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3-53. |
[5]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6] |
周道其. 冰封木卫二将成为人类最大科研仪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8-18. |
[7]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8] |
Michael F. Altmann,辛标. 中微子在其他学科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8-12. |
[9] |
张贺,邢志忠. 破解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3-6. |
[10] |
魏安赐. 弱相互作用和守恒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2-23. |
[11] |
张跃,汉斯A.贝特. 德国的铀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7-68. |
[12] |
刘佳. 佯谬的功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6-68. |
[13] |
许梅. 银河系中的老寿“星”——兼论对第一代恒星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7-8. |
[14] |
刘杰. 新星和超新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0-12. |
[15] |
奇云.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0-6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