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计算太阳的寿命 |
石国通 |
衡水师范专科学校, 河北053000 |
|
|
摘要 天体物理学的理论认为,恒星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恒星的诞生(引力收缩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和红巨星以后的演化阶段.现有恒星的90%以上都正处在主序星阶段,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主序星是壮年时期的恒星,在它内部进行着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反应释放的热能正好和恒星向外部空间的辐射相平衡,因此恒星的温度基本维持不变,此时恒星由于自吸引而收缩的作用和恒星内部的压力相平衡,所以恒星的体积也基本不变,这是恒星一生中最为稳定的时期,也是生命史上历时最长的时期.太阳的寿命理应指它从诞生到死亡的时间长度,一则因为它在主序星阶段时间最长,更重要的是,当它从主序星过渡到红巨星时. |
|
关键词: 恒星
主序星
太阳大气
表面温度
主星序
兆电子伏特
聚变反应
红巨星
目视光度
质子的静止质量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9-02-06;
|
引用本文: |
石国通. 如何计算太阳的寿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6): 9-10.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0, 12(06): 9-10.
|
[1] |
高凌云. 邻近球状星团揭示恒星死后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8-68. |
[2] |
高凌云. 宇宙的第一颗恒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0-70. |
[3] |
高凌云. 用微透镜探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1-71. |
[4] |
刘晓军. 黑洞及其视界附近的物理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6-28. |
[5] |
许梅. 只有类太阳型恒星才可能有行星吗?[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7-67. |
[6] |
江海燕,储德林. 聚变能和受控核聚变研究简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17-18. |
[7] |
勾亮. 天文物理和宇宙学现状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28-32. |
[8] |
周道其. 能看清黑洞细节的太空射电望远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6-36. |
[9] |
许梅. 银河系中的老寿“星”——兼论对第一代恒星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7-8. |
[10] |
刘杰. 新星和超新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0-12. |
[11] |
许梅. 探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踪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3-13. |
[12] |
戴闻. 动感观星——火星2003年极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6-9. |
[13] |
张大华,董庆祥.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52-53. |
[14] |
周书华. Z加速器上产生了聚变中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3-23. |
[15] |
彭昌宁. 空间技术回顾与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22-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