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
陈德超, 益建芳, 李祥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城市与环境遥感开放研究实验室》, 上海 200062 |
|
|
摘要 遥感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在现代物理学(如光学、红外、微波、雷达等)、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等技术支持下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地矿、测绘、环境监测、考古、军事等领域,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一、遥感技术的原理遥感(RemoteSensing),通俗地讲,就是“遥远的感知”,即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探测和识别所要研究的对象.广义而言,凡是不直接接触被探测目标,但能收集、记录其信息,并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可以识别和分析的信号的技术,都可称为“遥感”.如人通过眼、耳、鼻等感测光、声、味等物理现象,从而识别事物. |
|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电磁波
遥感信息
成矿条件
微波遥感
环境遥感
光谱特性
地物反射
卫星图像
开放研究实验室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9-01-12;
|
引用本文: |
陈德超,益建芳,李祥.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3): 26-29.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0, 12(03): 26-29.
|
[1] |
李启明. 多普勒、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17-19. |
[2] |
林惠祖. 雷达对抗——等离子体隐身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6-29. |
[3] |
杨军. 谈谈“左手材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9. |
[4] |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 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9-30. |
[5] |
郑好望,肖胜利,梁红军. 光压与光压推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1-31. |
[6] |
周红中. 隐形飞机与波的吸收和反射的关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6-37. |
[7] |
刘婷婷. 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0-31. |
[8] |
胡祥发. 微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2-34. |
[9] |
朱世豹. 光从哪里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1-63. |
[10] |
程兆华,祝大军,刘盛纲. 太赫兹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40-44. |
[11] |
王逗. 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50-51. |
[12] |
安鹏. 电磁辐射与环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31-33. |
[13] |
李文胜. 自由电子激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27-28. |
[14] |
李启成. 新型光波导材料——光子晶体光纤[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40-41. |
[15] |
莫霜. 关于地雷、探雷以及中子探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9-4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