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mτ数据被直接引用逾170次 |
漆纳丁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39 |
|
|
摘要 一项科研成果或测量数据公开发表后,是否被相关领域的理论文章,实验研究文章或学科综述文章引用,引用多少次,尤其是被权威刊物发表的论文引用多少次,是表现该科研成果(该测量数据)重要性的一个主要标志.引用次数由引用了该数据的SCI刊物(ScientificGitationIndex──科学论文引用数据;SCI刊物是列入国际科学文献引文检索系列的刊物.)文章的篇数来代表. |
|
关键词: 直接引用
中国科学院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论文引用
高能物理
测量数据
科学文献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科学信息研究所
科研成果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9-11-09;
|
引用本文: |
漆纳丁. 中国mτ数据被直接引用逾170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4): 22-22.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0, 12(04): 22-22.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3]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4]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5]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6] |
童国梁.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5-31. |
[7] |
程民治. 从牛顿和奈尔经商谈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69-71. |
[8] |
张良生,李家才. 高能加速器上的试验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6-28. |
[9] |
高峰. 新的发现 新的挑战——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发现新粒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18-19. |
[10] |
霍安祥,况浩怀. 近地空间宇宙线荷电粒子暴与地震的关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4-24. |
[11] |
刘海顺,安英莉. 基于INTERNET的物理资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9-41. |
[12] |
小安,小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0-0. |
[13] |
姜广智. 詹特切克生平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7-67. |
[14] |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
[15] |
童国梁,孙功星. 网格计算:21世纪科学的一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27-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