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Vol. 12 Issue (06): 34-35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倪乐刚
烟台黄金技工学校, 山东 264001
 全文: PDF (335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静电防灾已发展成为专门的科学,它不仅限于静电工程学,而且广泛地涉及到燃烧化学工程学、环境工程学、材料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静电危害的实质和重点将随现代化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所以,静电的消除显得越来越重要.一、静电的危害我们知道,物体带了静电,其周围空间即存在静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可以产生种种物理现象.这些物理现象,有的有利,有的有危害,由静电引起的危害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1.对生产的危害由于静电对轻小物体有明显的力学作用,因而在某些生产部门中会引起严重的障碍.如在某些粉末状物体生产过程中,静电力能使筛孔或管道堵塞;静电吸引灰尘,使纺织品颜色灰暗,丝质脆而易断;感光胶片涂膜不匀.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倪乐刚
关键词静电敏感度   消除静电   绝缘材料   防静电措施   静电电击   静电电位   爆炸事故   电荷积累   集成电路   静电力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9-06-03;
引用本文:   
倪乐刚. 静电的危害与消除[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6): 34-35.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0, 12(06): 34-35.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眭平. 从量子力学到信息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3-16.
[2] 罗盈军. 从电子器件的换代来看计算机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0-61.
[3] 郭延生. 静电危害及其防护[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40-42.
[4] 杨军. 超导电性的研究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8-31.
[5] 闫广钱. 超声波清洗技术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43-44.
[6] 王保成,张欣卉,方延平,唐卫红. 热波成像技术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38-39.
[7] 司德平,王彦海. 丹聂耳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14-16.
[8] 周芳,戴浩. CDMA——新世纪的移动通信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6-37.
[9] 宫自强. 纳米科技与计算机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8-39.
[10] 杨红卫. 从物理学的发展看跨学科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14-15.
[11] 孙秀平. 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6-8.
[12] 邵建新,杨晓冬,张新峰. IC卡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31-57.
[13] 李茸侠. 纳米科学和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35-37.
[14] 高立晟. 静电及相关技术的现代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33-35.
[15] 林晓满. 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18-19.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