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2012年 24卷 1期 刊出日期 2012-02-18
热烈庆祝谢家麟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专题
系列讲座
物理前沿
表面物理专题
科苑快讯
教学参考
中学园地
科学源流
热烈庆祝谢家麟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专题
3
我的人生旅途——写给青年人
Hot!
谢家麟
编者要我为青年人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踌躇再三,终于执笔。踌躇是因为自身经历不一定能为后人取仿,而且可能起了误导的作用。执笔是因为当代青年们的成长取向,密切关系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作为一个在科技领域徜徉了半个世纪以上的工作者,在人生之旅到站之前,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足迹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经历告诉青年人。这些可以作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参考,或许可以增添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2012 Vol. 24 (1): 3-7 [
摘要
] (
1955
) [
HTML
1KB] [
PDF
385KB] (
1574
)
8
热烈祝贺谢家麟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叶铭汉
谢家麟院士是我国高能物理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的建造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今年2 月1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1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获得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2 Vol. 24 (1): 8-9 [
摘要
] (
2039
) [
HTML
1KB] [
PDF
175KB] (
1495
)
10
创业之路
李广林, 朱孚泉, 任文彬, 顾孟平
2012 年2 月14 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谢家麟院士获得了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作为我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带头人,谢家麟先生为我国研制建造加速器奉献了50 多年,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主要简述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在谢家麟先生带领下研制建造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艰难历程。谨以此文向谢先生祝贺和致敬!
2012 Vol. 24 (1): 10-11,9 [
摘要
] (
1705
) [
HTML
1KB] [
PDF
211KB] (
1349
)
12
漫话电子直线加速器——谨以此文祝贺导师谢家麟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裴国玺
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简称LINAC)一词于1928 年由挪威科学家维德罗(Rolf Wideröe)提出,专指利用正负交变电场对带电粒子沿直线轨道进行加速的一类加速器。
2012 Vol. 24 (1): 12-14 [
摘要
] (
2249
) [
HTML
1KB] [
PDF
480KB] (
1377
)
15
中国、苏联卫星和美国科学——从谢家麟的经历看中美科技
王作跃
就在美国努力应对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其他挑战的时候,中国及其科技上的进步越来越成了美国全国关注的一个中心议题。例如,2011 年1 月25日,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在他的国情咨文中,就以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来说明“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尤其反映在全球对工作机会的竞争上。他并具体举例,提到中国的两项成就:“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设施” 和“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他认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苏联卫星时刻’(Sputnikmoment)”,呼吁美国增加科技与教育投资,发誓要“在创新、教育、建设方面超过世界其他各国”。
2012 Vol. 24 (1): 15-16 [
摘要
] (
2448
) [
HTML
1KB] [
PDF
427KB] (
1228
)
系列讲座
17
走向统一的自然力——天上力与地上力的统一(I)
Hot!
厉光烈, 黄艳华
人类对力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力的概念,起先可能是从原始人类在狩猎活动中需要用力投掷石块等以击倒野兽的体验中得来的.公元前4 世纪,我国思想家墨翟就对“力”做出了正确的表述,他在《墨经》中写到:“力,形之所以奋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应当从运动的角度来认识力的本质.本讲座,首先在第一、二部分通过讨论天上星星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分别引入天上力和地上力,然后在第三部分讨论天上力和地上力的统一.
2012 Vol. 24 (1): 17-25 [
摘要
] (
2087
) [
HTML
1KB] [
PDF
1207KB] (
1596
)
物理前沿
26
在LHC上寻找希格斯粒子
Hot!
陈国明
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简称LHC)2010 年3 月开始运行,对撞能量为7TeV,这是设计能量14 TeV 的一半。瞬时亮度从10
27
cm
-2
s
-1
迅速上升,2010 年底达到10
32
cm
-2
s
-1
,2011 年底达到10
33
cm
-2
s
-1
,积分亮度有5/fb, 超过原来的预期。LHC 进入出成果阶段。
2012 Vol. 24 (1): 26-31 [
摘要
] (
2418
) [
HTML
1KB] [
PDF
453KB] (
1328
)
表面物理专题
32
表面物理与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Hot!
郭建东, 沈电洪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表面打交道,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也总是从表面开始才能够逐渐深入的。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在板块运动以及空气和水的侵蚀作用下,地表形成复杂的山川河流,由此我们欣赏到迷人的自然风光。在较小的尺度下,各种植物的枝叶、果实在表面应力作用下呈现不同的形状,为我们识别、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特征依据。人们甚至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修饰,从而实现对其功能的设计和调控,比如在钢铁表面电镀惰性金属,可以大大提高钢铁结构的抗腐蚀能力和美观性;而通过对镜头表面镀膜厚度的控制,能够实现滤光或增透的目的。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的微观尺度上,表面上发生的众多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也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金属纳米颗粒对一些重要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半导体界面对电子传输的调制作用等。正是表面科学帮助人们理解这些行为产生的微观机理,并帮助人们探索控制、优化材料相应功能的方法,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
2012 Vol. 24 (1): 32-35 [
摘要
] (
2051
) [
HTML
1KB] [
PDF
838KB] (
1507
)
36
内涵都在表面上
Hot!
曹则贤
虽然整个宇宙应该被当作一个整体加以理解,科学研究在很多时候却要求我们首先确立一个具体而微的研究对象:一个星系、一个液滴、或者一个基本粒子。对象之外的存在被称为环境。在对象和环境之间,环境可以理解为只是构成了一个大的背景,牛顿经典力学里的所谓绝对时空,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背景或者大舞台,我们关注的对象在这个大背景上运动或变换。我们关注的对象,并不必然是全封闭的,它同环境间可以存在交换,这包括能量、物质的交换以及背景对对象占据空间的挤压。
2012 Vol. 24 (1): 36-38 [
摘要
] (
3659
) [
HTML
1KB] [
PDF
466KB] (
1559
)
39
纳米尺度上的表面电子动力学
马薇, 焦扬, 丁子敬, 孟胜
揭示物质结构、物质间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是物理学永恒的主题。经过百多年来的努力,人们已明确了常见物质的基本结构:普通物质是由分子、离子、原子等组成。而作为基本单元的原子又是由电子和原子核两部分结合而成;欲了解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就不得不深入地认识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分布和电子运动形式。原子的运动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由它们的电子结构和运动规律所决定和驱动的。所以,电子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基本物质组成和动力学规律、探索新奇的物理现象、发展新材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012 Vol. 24 (1): 39-43 [
摘要
] (
2160
) [
HTML
1KB] [
PDF
514KB] (
1406
)
44
表面物理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赵继民
自然界很多有趣的现象源自变化,表面和界面是一种原子在空间占据上的变化。从一种介质变成另一种介质,就形成了界面;如果一侧为真空,另一侧为介质,则称为表面。通常决定物理性质的表面层的厚度在纳米或亚纳米尺度,也即几个原子层。在纳米材料和一些量子结构里,表面原子的数目所占的比例大为上升,而体内原子的数目所占比例下降,于是表面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显得突出,例如同样是碳材料,石墨的物理性质主要由体内原子的性质决定,而单层碳原子石墨烯的物理性质主要由表面原子的性质决定;如果在表面附着一些原子分子,则表面的性质会表现出较大的变化,例如在分子束外延生长的薄膜材料上,掺杂少量的磁性原子,将等效于在原子周围产生一个磁场,在此磁场的影响下,表面电子态的量子物性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时是很明显的,例如时间反演对称性被破坏等;这些都意味着表面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2012 Vol. 24 (1): 44-46 [
摘要
] (
4030
) [
HTML
1KB] [
PDF
189KB] (
1534
)
47
电致电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白雪冬
在简单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三明治结构中,研究发现施加电压能够改变器件的电阻,而且这种改变是持久的且是可逆的。
2012 Vol. 24 (1): 47-50 [
摘要
] (
2560
) [
HTML
1KB] [
PDF
696KB] (
1473
)
51
氧化物表面与界面的新奇性质研究
杨芳, 郭建东
基于量子力学能带理论发明的晶体管奠定了整个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传统微电子工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器件功能单元的微型化和集成化,著名的摩尔定律描述了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 个月就翻一番;但是电子器件的尺寸趋近材料的某种量子特征长度时,整个器件将显现出崭新的激发、弛豫和输运等行为。
2012 Vol. 24 (1): 51-56 [
摘要
] (
1742
) [
HTML
1KB] [
PDF
834KB] (
1561
)
科苑快讯
35
自清洗衬衫
还在为洗衣服而烦恼吗?未来的家务将可能很轻松——衣服不用洗,只要放在阳光下晒晒即可,因为最近开发出一种自清洗棉。其实这并非新技术,涂有二氧化钛的表面具有自清洗功能,早已广为人知。化合物受到光照后,向相反方向放出带电粒子,形成电子空穴对,激发所谓的氧化反应,分解有机物(比如污垢)。但是这种光只能是占阳光一小部分的紫外光,所以效率较低。
2012 Vol. 24 (1): 35-35 [
摘要
] (
1644
) [
HTML
1KB] [
PDF
253KB] (
1244
)
35
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与常人不同
出租车司机与我们常人不同,他们的海马体比我们要大。伦敦的研究人员10 多年前就发现经过多年训练的出租车司机中的精英分子都身怀绝技,掌握着2.5 万个街道的心理地图,有着更大的海马体——这一区域与学习和导航紧密相关。
2012 Vol. 24 (1): 35-35 [
摘要
] (
1900
) [
HTML
1KB] [
PDF
253KB] (
1229
)
38
世界最大的病毒
病毒和细菌不同之处在于病毒太小,仅靠自身无法实现复制。于是病毒需要一个载体——宿主细胞,实现复制。2003 年400 纳米长的噬棘变形虫拟态病毒(俗称“米米病毒”)被发现,这种巨型病毒具有许多以前认为是细胞生物独有的基因,它们是否窃取自细胞生物的基因目前还不得而知。
2012 Vol. 24 (1): 38-38 [
摘要
] (
1843
) [
HTML
1KB] [
PDF
289KB] (
1136
)
38
同步跳动的心脏
让另一个心脏与你的同步跳动并非易事。但是对于婴儿和他们的母亲来说,只要相视而笑就可以轻松做到。一项新的研究表明,3 个月大的婴儿与其母亲的心脏能够同步跳动。
2012 Vol. 24 (1): 38-38 [
摘要
] (
1598
) [
HTML
1KB] [
PDF
289KB] (
1349
)
43
新生恒星的紫外辐射
有时,太阳会妨碍我们了解其他恒星的诞生过程,特别是天文学家想要观测银河系的恒星形成区域,这里放射出名为赖曼α 的紫外辐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恒星托儿所必备的关键条件。
2012 Vol. 24 (1): 43-43 [
摘要
] (
1739
) [
HTML
1KB] [
PDF
262KB] (
1047
)
50
褐藻催生电池新技术
锂离子电池往往使用导电的碳电极,然而用硅取代碳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不过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硅基电极会很快退化。现在借助一种巨型海藻——褐藻,将可能攻克这一难题。
2012 Vol. 24 (1): 50-50 [
摘要
] (
1465
) [
HTML
1KB] [
PDF
639KB] (
1129
)
56
月球上的地球生命标记
根据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报告,太阳光洒向地球后会微弱地反射到月球上。随着地球的自转,面对月球一侧的云、海洋以及植被,会影响地球反照光的强度和偏振化程度。
2012 Vol. 24 (1): 56-56 [
摘要
] (
1546
) [
HTML
1KB] [
PDF
308KB] (
1062
)
61
欧洲科学家将重新进行“中微子超光速”实验
去年有关中微子比光跑得还快的发现震惊科学界,但这一实验结果如今却饱受争议。参与这项中微子实验的欧洲科研人员23 日发表声明说,将在2012 年5 月重新进行相关实验,以便检测这一结果的真实性。
2012 Vol. 24 (1): 61-61 [
摘要
] (
1529
) [
HTML
1KB] [
PDF
198KB] (
1155
)
教学参考
57
估算离子键的键长——谈谈势能零点的相对性
杨大卫
大家都知道,在物理学中势能的零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定,但两确定状态之能量差却不因零点的变动而改变。
2012 Vol. 24 (1): 57-57 [
摘要
] (
1748
) [
HTML
1KB] [
PDF
172KB] (
1347
)
中学园地
58
一种估算太阳辐射能的方法
周小奋
人们采用太阳常数σ 来描述地球大气层上方的太阳辐射强度。它是指平均日地距离时,在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辐射的单位表面积上所接收的太阳辐射功率,单位是mW/cm
2
(毫瓦每平方厘米)。太阳常数σ 在中午阳光直射时约为137mW/cm
2
。根据彭望禄所著《遥感概论》,太阳的电磁辐射经过大气时,约有30%被云层或其他粒子反射回太空,22%被散射,17%被吸收。这样,透过大气到达地面的能量只占入射总能量的31%,即地球表面的太阳常数σ 约为42.47 mW/cm
2
。
2012 Vol. 24 (1): 58-59 [
摘要
] (
1744
) [
HTML
1KB] [
PDF
398KB] (
1403
)
科学源流
60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及其后续发展
萧如珀, 杨信男
1986 年1 月28 日,美国全国引颈期盼挑战者号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Challenger)历史性飞航的发射升空,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骄傲与喜悦。挑战者号上的航天员包括有一位高中老师麦考利芙(Christa McAuliffe),她是第一位要被送进太空的非航天员。然而挑战者号才飞行了73 秒,就写下不幸的历史。在数百万美国人的观看下,它突然烧成火焰,7 名航天员全数丧生,是史上最惨烈的太空灾难。
2012 Vol. 24 (1): 60-61 [
摘要
] (
1884
) [
HTML
1KB] [
PDF
252KB] (
1268
)
62
1925年2月3日:亥维赛辞世
萧如珀, 杨信男
物理学家例行地使用一种很方便的数学工具叫做亥维赛阶跃函数(Heaviside step function),尤其在控制理论和信号处理方面,它可在一个特定时间开启一个信号,然后一直开着。此工具以英国的博学之士亥维赛(Oliver Heaviside)命名。虽然亥维赛阶跃函数在科学界非常有名,然而此函数却可能是亥维赛这位一生都在辛苦研究中度过,却相对默默无闻,又得不到肯定的科学家对19 世纪数学和科学最没创意的贡献之一。
2012 Vol. 24 (1): 62-63 [
摘要
] (
1812
) [
HTML
1KB] [
PDF
326KB] (
1348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